时间:2023-05-16 08:21:06 | 浏览:269
黄万众(右)向村民传授养蛙技术
在享受到牛蛙美味的同时你是否想过,这些牛蛙从哪来?日前,记者来到广西南宁市牛蛙的“产地”之一——南宁市邕宁区百济镇南华村。这里有一位返乡创业青年通过养殖牛蛙带富乡里。
“科班”出身有技术 回乡创业信心足
虽然已是冬天,在南华村那敏坡的一处牛蛙养殖场,依旧能够听到牛蛙的“吟唱”,一个中年男人正在向牛蛙池里抛撒饲料。他就是黄万众,今年38岁,是土生土长的南华村人。
2001年,黄万众成为村里为数不多的大学生之一,在广西职业技术学院畜牧兽医专业学习了3年。学成之后,2004年他远赴广东,开始了自己的创业之旅。专业对口,轻车熟路,到了广东,他开始经营海鲜饲料及兽药生意,事业渐渐步入正轨。但在2014至2016年间,许多养殖场出现严重亏损,部分老板血本无归一走了之。很多客户都是赊账,半年或是一年才结一次饲料款,饲料款大多要不回来,这几乎把黄万众的创业积蓄都搭了进去。只身一人在外打拼的黄万众感到了无奈,心灰意冷。
“回家吧!现在村里的情况与从前大不同了,村里环境也好了,政策也好了,机会也多了。”黄万众同村发小和他说道。2017年春节,黄万众收拾好行装回到家乡。“有几年没回家了,当时回到家就觉得眼前一亮,路宽了、房多了、渠道通了、村庄美了,于是我对回乡创业特别有信心。”黄万众说道。2017年的南华村村委换届选举,因为有文化、有干劲,又见过世面,黄万众当选村委副主任。
自然条件有优势 专家指导增经验
2018年初,黄万众在本村流转了8亩荒地,着手挖掘开垦。春节过后,他还带着几位村民一起到广东省参观了牛蛙养殖基地,向专业人士学习了技术和经验。
青蛙是两栖动物,需要有干净水源的地方,而南华村那敏坡就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距离那西水库非常近,且那西河支流在村庄穿行而过,水资源条件非常充足。黄万众于2018年5月引进了1500对种蛙,开始养殖。
但准备大干一场的黄万众遇到了新的问题。养殖之初,养殖场只搭了遮阳棚,并没有覆盖网子。村里随处可见的野生白鹭就飞进养殖池里,一口一个,吃得不亦乐乎。而到了晚上,轮到野生蛇出动,把牛蛙当“美味”大快朵颐。经过蛇和白鹭的倒腾,黄万众损失了近三分之一的种蛙。在养殖过程中,如果不及时将大小蛙及时分池养,还会出现“大蛙吃小蛙”的现象,这也让黄万众十分头疼。
为此,他专门从市里面请来了专业养蛙师傅进行指导。在专家的指导下,他们将蛙池沟渠、防鸟网进行了改造,周围砌砖、铺塑料布防蛇进、防蛙逃。后来,尽管在养殖过程中遭遇过病害,但通过向专家请教以及不断总结经验,黄万众克服了各种困难。黄万众还引进了“无冬眠”养殖技术,一年可以养殖两批牛蛙。
2018年底,黄万众的养殖场存栏牛蛙48万只,预计产值达200多万元。
订单养殖有保障 利润最大共致富
当初为什么选择养殖牛蛙?黄万众乐呵呵地说道:“也是一个巧合,2018年初,同村的好友发现牛蛙在南宁市非常受欢迎。他回来和我商量养殖牛蛙的事情之后,我俩一拍即合。”
很快,黄万众和餐厅老板共同投资建起了养殖场,并采用终端消费经营模式,即从养殖场直接到餐桌,没有中间商赚差价,将利润最大化地给到养殖农民手上。
2018年底,黄万众成立了牛蛙养殖合作社,目前已经有5户农户入社参与养殖,其中2户为贫困户,合作社提供种苗、技术及销售,农户需要提供场地和劳动力,收益按比例分成;4位贫困户劳动力在他的养殖基地里临时务工,每人每天都有100元的收入。贫困户黄振勇说:“我在牛蛙养殖场负责分拣、抓蛙,每个月都有15天以上是要过来干活的,这样能够照顾家庭,又有务工收入,还能兼顾家里的农活,家里非常支持。”
南华村委主任黎建策说:“黄万众的养蛙产业为村里的产业发展开了个好头,许多村民都有参与养殖的意愿,带动了村里的产业发展,也创造了一些就业岗位,让贫困户能够就地增加收入。”目前,黄万众在村里继续流转了8亩土地,计划扩大养殖面积,届时,养殖场将扩大至16亩,长期的就业岗位将增至4个,临时就业岗位增至10个。
新年伊始,黄万众的牛蛙养殖场便和餐馆签下了供应订单,解决了销路问题。他给记者算了一笔账:餐馆订购1000公斤蛙,以协议每公斤18元的价格,不受市场价格影响,每公斤蛙的纯利润在7元左右,净利润就有近7000元。
“今年春暖花开时,就是我们牛蛙丰收的日子。”看着池里的牛蛙,黄万众十分欣喜。他相信,在不久的将来,越来越多的南华村民能够通过养殖牛蛙,让自己的生活越来越好。(出处:南宁日报)
2022年的金秋又是一年一度丰收的时节为庆祝这一特殊的日子青秀山风景区将于9月23日-10月23日举办第五届青秀山丰收节让我们先来预赏一下现场美景吧!风景区采用约2万株水稻采用园林艺术手法布置一副宏大的稻浪景观——《丰收稻浪迎盛会》共享丰收
黄万众(右)向村民传授养蛙技术在享受到牛蛙美味的同时你是否想过,这些牛蛙从哪来?日前,记者来到广西南宁市牛蛙的“产地”之一——南宁市邕宁区百济镇南华村。这里有一位返乡创业青年通过养殖牛蛙带富乡里。“科班”出身有技术 回乡创业信心足虽然已是冬
00:00红网时刻10月12日讯(双牌融媒记者 陈海欧 龚雅倩)永州市双牌县五里牌镇柏梧塘村利用水资源优势,积极引进福建客商投资发展牛蛙养殖,带动周边闲置劳动力家门口就业,增加收入。这片牛蛙基地占地近150亩,蛙池内牛蛙成片,密密麻麻。大棚
每年春天一到,牛蛙养殖基地里就蛙声四起,不同于别的田间小蛙,牛蛙的叫声格外的洪亮有力。同时,牛蛙养殖基地的养殖户也要开始忙碌起来了,因为每年4、5月份是牛蛙的繁殖季节。这4、5月是格外重要的时期,牛蛙的繁殖能力非常强,一对种蛙可产出近万只小
前些年,养殖牛蛙炒的火热,最后销声匿迹,但是,能够坚持下来的,都有很好的收益。对于养殖牛蛙来说,有时它是一个火炕,并不是火热。我们经常也会接触到养殖牛蛙的客户,面对牛蛙养殖的大环境,他们也表示很无奈。那么,现在养殖牛蛙有风险吗?哪些地区可以
《养殖牛蛙需注意问题》:养殖牛蛙需要注意哪些问题?这些问题如果不注意,一旦出现追查问题,可能会背负其法律责任甚至是被处罚。第一、办证养殖,现在审查严格,一旦有不合格的情况,会马上责令停止运营整改。整改不合格的可能会导致强行拆除。第二、排污处
牛蛙一般生活在湖泊、沟渠、港口、池塘等水环境和附近的土地上,通常更喜欢生活在沟渠和池塘中。如果水面上有漂浮的植物,它们通常会躺在水草下面,只有头部高于水面。牛蛙具有群居式生活的特点。通常,几只或几十只牛蛙生活在一个地方。当它们适应环境后,它
#头条创作挑战赛#深知养殖从业不易,共谋水产行业繁荣。不误导不夸大不炒作不标题党。用养殖人的语境,让你在短时间内享用一份真材实料的精品!牛蛙( Rana catesbeiana )隶属两栖纲( Amphibia )、无尾目( Anura )
牛蛙的肉质鲜美,在市场上很收消费真的欢迎,市场几个也很稳定,所以这是很多养殖户养殖牛蛙的理由,那么新手养殖牛蛙应该怎么养呢?图:牛蛙养殖 一、池塘养殖幼蛙经约2个月人工饲养,体重达100克左右时,即可转入成蛙池进行商品牛蛙的养殖。商品牛蛙的
牛蛙作为一种大型食用蛙,其肉质鲜嫩,营养十分丰富,而且还具有一定的药用价值,在市场上广受消费者的喜爱。牛蛙目前也成了一种比较热门的特种养殖项目,养殖效益十分良好。那么我们在养殖牛蛙的时候要注意什么呢?下面小编就带大家一起来了解一下养殖牛蛙
养牛蛙赚钱吗?牛蛙养殖前景怎么样?牛蛙养殖这几年算是比较火的,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市场上的牛蛙需求量大,牛蛙全身都是宝,牛蛙肉可食用,牛蛙皮可做皮草,牛蛙油可做航天油……既然牛蛙的价值这么大,那么,养牛蛙赚钱吗?牛蛙养殖前景怎么样?养牛
“网红牛蛙”要说最近什么品种市场行情火爆,牛蛙必定占得其中一个名额!甚至有朋友戏称“网红牛蛙,14元/斤,利润对半开。”今天我们就来谈谈“网红”牛蛙的养殖技巧。一、养殖背景上世纪八十年代牛蛙养殖兴起,在2009年后牛蛙养殖量猛增。目前主要分
随着人对饮食需求的多元化,蛙肉如今成为了近期的美食之一,这就促进了人工养殖牛蛙的特殊市场,它是一种大型食用蛙,牛蛙生长快,体大肉肥,肉味鲜美,营养丰富,蛋白质含量高。为了满足市场的需求,许多人纷纷投身于牛蛙养殖事业中,但是养殖牛蛙也是一门技
为强力推动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整改,有效保障澄海区牛蛙养殖污染专项整治工作顺利开展,根据相关法律、规定,澄海区政府发布《汕头市澄海区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规范牛蛙养殖的通告》,决定在全区范围内进一步规范牛蛙养殖。通告明确,经属地镇政府审核备案的
编者按:近年来,牛蛙成为美食界“新宠”,受到不少消费者青睐。为满足终端市场需求,广西牛蛙养殖面积不断扩大,污染环境、破坏耕地等问题也随之而来。对此,广西多地陆续出台严禁非法养殖牛蛙的通知。在牛蛙养殖与生态环保、耕地保护之间,如何找到平衡点?